收納媽媽丨醫美營運經理轉行變收納專家 曾為SEN家庭改善親子關係
發布時間: 2023/11/17 18:21
最後更新: 2023/11/17 18:29
育有一子一女的賴淑雯(Suki),於3年前完成日本整理收納專家協會的課程,取得一級認證,隨即轉行正式投入收納師行業。Suki指出,透過親子收納,可訓練孩子決策及規劃能力,她又分享一次跟SEN孩子一起進行收納及改造家居環境,令生活變得更美好的難忘工作經驗。
Suki曾任職香港舞蹈團市務部,不時要出埠工作。當大女出世後,Suki希望穩定下來,於是轉投醫美診所行列,轉任診所營運經理,一做就是7年。
「直到疫情期間,自己有一些想法,我總覺得每次收納完畢後,家居很快又再打回原形。當時大家都需要在家工作,所有人都困在家裏,讓我看到這是一個契機。於是我上網找資料,然後遙距修讀了日本整理收納專家協會的收納課程,拿了一級認證。」
全程投入收納師行業的Suki深感這3年的工作經驗很有趣,也見證了近年愈來愈多人投入這個行業,以及有更多人認識這個行業。「這3年間我到過都會大學教書,去過很多不同的機構及學校進行講座,又寫過專欄、拍過廣告,我覺得工作很精采。因為一個工作上的轉變,讓我可以接觸很多不同範疇的東西,也可以走進很多不同的家庭,為他們服務。」
Suki曾經到訪一個家庭,這個家庭有兩位SEN小朋友,那次工作經驗教她印象難忘。「其實他們的壓力都很大,兩個小朋友主要由媽媽照顧,爸爸則上班去。在跟他們一起進行家居收納的過程中,會先跟他們談談,了解一下,例如問一下他們最喜歡的興趣是甚麼?」
經過彼此傾談後,Suki發覺原來這位媽媽十分喜歡縫紉,但他們的家很混亂,家中有很多雜物、布料等。「經過一番收納,那次我們將他們家的露台變成了媽媽的小天地。雖然不一定整個家都能夠有所改變,但至少那位媽媽可以享受她的小天地以及一些生活樂趣,她也感到很開心,這其實也是一個進步。」
藉親子收納訓練孩子
家居收納是整個家庭的事,跟孩子一起進行,對他們來說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Suki指透過親子收納,可訓練孩子的決策能力以及規劃能力。「我們擁有的空間有限,但物品卻又這麼多,這時候,小朋友便要學懂如何擺放以及選擇到底將物品丟掉或留下。」
此外,在進行親子收納的過程中,也可同時讓小朋友學懂跟別人協調。「小朋友要學懂如何跟媽媽溝通,說出他想要留低或是丟掉物品的原因,這樣可從中訓練他們的表達能力,同時也是一個不俗的親子時間。」
Suki的大女今年10歲,細仔7歲,她分享兩姐弟的收納小故事,過程中也讓當媽媽的她有更深的領悟,同時加深自己對孩子的了解。
「兩姐弟收拾東西時的表現完全不一樣,女兒是靜靜地在枱面上慢慢收拾的,但細仔卻會將所有東西散落地上。開始的時候我會跟兒子說:『你為甚麼不像姐姐般有條理?』但當我跟他傾談之後,發現其實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特質,而且兒子跟女兒在年齡上相差好幾年,再加上疫情的時候兒子沒有上課幾年了,他甚至連幼稚園也沒有上過。」
「那時候我開始明白兒子更多,他或會覺得只要執拾到、完成到便行了。有時候我也會跟朋友分享到底我們想孩子達到甚麼目標?其實孩子最終還是會做到我們的要求的,問題在於我們有否鼓勵他們?當孩子慢慢長大,家長可以慢慢糾正他們,不需要一開始便對他們有很高的要求。」
Suki又謂,先不要怕家居凌亂,因為有小朋友的家比較亂都是很正常的事。當物件使用完後未放回原位,家居都會比較凌亂,最重要是物品用完後是否有一個位置讓它擺放,以及需要多少時間維持原本的整潔,這才是最重要的。而在收拾的過程中,如果取捨讓合適的用品繼續留在家中,同樣十分重要。
挑戰大滿足感也大
Suki坦言每一次工作的挑戰也不一樣,有些個案真的令她感到愛莫能助。
「例如有子女想我們提供協助,但原來是他們的媽媽令到環境很混亂,難處就在於我們沒有得到物主的同意,是很困難去幫助他們的。這時候我們會為事主提供一些導向,例如請他們先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家居有所謂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其中房間就是你的私人空間,大可先從房間開始收拾,如果他們願意踏出第一步,他們就有機會成功,或許其他家人看到他的改變後,也願意嘗試作出改變。」
收納師的工作雖然極富挑戰,但每當看到一些家庭在進行收納後,家居環境得到改變,彼此關係變得比前和諧,生活也感到愉快時,也為Suki帶來很大的滿足感。
一年4次親子收納好時機
親子收納是一個很浩翰的工程,Suki認為每年於新年、復活節、暑假及聖誕節這4個學生長假期,進行親子收納為佳。「每次長假期可利用半天的時間讓大家去感受一下收拾是甚麼的一回事。過新年前一般家庭都會進行大掃除,這正是收納家居的好時機。到了暑假的時候,因為小朋友即將升班,舊書有可能用不着了,這時候跟小朋友一起收納,交給他們一個責任。」
聖誕節時,小朋友都會收到很多禮物,這時可以讓他們收拾一下自己收到的禮物。「例如小朋友收到10份禮物,家長可以讓他拆開其中一份,其餘9份則收拾起來。」
作者:陳淑儀